新聞動態(tài)
嘉興煙雨樓
摘要:
南湖位于浙江嘉興,為浙江四大名湖之一,以煙雨風光著稱于世。水面開闊,波光粼粼,淡水碧林相映成畫,霪雨霏霏時,湖面薄霧如紗,富有詩意。湖中有湖心島,上有以煙雨樓為主體的古園林建筑群。煙雨樓重檐飛翼,典雅..
艾邁特園林10月27日消息: 南湖位于浙江嘉興,為浙江四大名湖之一,以煙雨風光著稱于世。水面開闊,波光粼粼,淡水碧林相映成畫,霪雨霏霏時,湖面薄霧如紗,富有詩意。湖中有湖心島,上有以煙雨樓為主體的古園林建筑群。煙雨樓重檐飛翼,典雅古樸。樓周圍亭閣、長廊、假山、花臺,疏密相間,錯落有致。湖中有池,島中有堤,體現(xiàn)了中國造園藝術(shù)風格。
煙雨樓始建于五代后晉年間(公元936-947年),初位于南湖之濱,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8年),疏浚市河,所挖河泥填入湖中,遂成湖心島,次年移樓于島上,從此這里被稱為“小瀛洲”?,F(xiàn)樓為1918年重建,素以“微雨欲來,輕煙滿湖,登樓遠眺,蒼茫迷蒙”的景色著稱于世。取名于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樓四周短墻曲欄圍繞,四面長堤回環(huán),入口處為清暉堂,門外北側(cè)墻上嵌有“煙雨樓”石碑。堂后和煙雨樓正樓東南側(cè)各有一座乾隆帝題詩的“御碑亭”。清暉堂兩側(cè)左為“菱香水榭”,右為“菰云簃”。走廊右有寶梅亭,內(nèi)有清代名將彭玉麟畫的梅花碑兩塊。煙雨樓正樓高約20米,面積640平方米,重檐畫棟,朱柱明窗,氣勢非凡。樓前檐懸董必武所書“煙雨樓”匾額,樓下正廳楹聯(lián):“煙雨樓臺,革命萌生,此間曾著星星火,風云世界,逢春蟄起,到處皆聞殷殷雷。”亦為董必武所書。樓中還有許多石刻,其中宋代蘇軾、黃庭堅、米芾的題刻,元代吳鎮(zhèn)竹畫刻石,近代吳昌碩所書的墓志銘碑刻等較為著名。煙雨樓后,假山巧峙,花木扶疏。假山西北,亭閣錯落排列,回廊曲徑相連,玲瓏精致,各具情趣。
登煙雨樓望南湖景色,別有情趣。夏日倚欄遠眺,湖中接天蓮葉無窮碧;春天細雨霏霏,湖面上下煙雨朦朧,景色全在煙霧之中。湖心島東南岸,停泊著一只中型游舫,按當年中共“一大”開會的游舫重建。
煙雨樓始建于五代后晉年間(公元936-947年),初位于南湖之濱,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8年),疏浚市河,所挖河泥填入湖中,遂成湖心島,次年移樓于島上,從此這里被稱為“小瀛洲”?,F(xiàn)樓為1918年重建,素以“微雨欲來,輕煙滿湖,登樓遠眺,蒼茫迷蒙”的景色著稱于世。取名于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樓四周短墻曲欄圍繞,四面長堤回環(huán),入口處為清暉堂,門外北側(cè)墻上嵌有“煙雨樓”石碑。堂后和煙雨樓正樓東南側(cè)各有一座乾隆帝題詩的“御碑亭”。清暉堂兩側(cè)左為“菱香水榭”,右為“菰云簃”。走廊右有寶梅亭,內(nèi)有清代名將彭玉麟畫的梅花碑兩塊。煙雨樓正樓高約20米,面積640平方米,重檐畫棟,朱柱明窗,氣勢非凡。樓前檐懸董必武所書“煙雨樓”匾額,樓下正廳楹聯(lián):“煙雨樓臺,革命萌生,此間曾著星星火,風云世界,逢春蟄起,到處皆聞殷殷雷。”亦為董必武所書。樓中還有許多石刻,其中宋代蘇軾、黃庭堅、米芾的題刻,元代吳鎮(zhèn)竹畫刻石,近代吳昌碩所書的墓志銘碑刻等較為著名。煙雨樓后,假山巧峙,花木扶疏。假山西北,亭閣錯落排列,回廊曲徑相連,玲瓏精致,各具情趣。
登煙雨樓望南湖景色,別有情趣。夏日倚欄遠眺,湖中接天蓮葉無窮碧;春天細雨霏霏,湖面上下煙雨朦朧,景色全在煙霧之中。湖心島東南岸,停泊著一只中型游舫,按當年中共“一大”開會的游舫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