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透過歷經(jīng)數(shù)百年滄桑的古樹
兩棵受到重點保護的黃葛樹枝繁葉茂
625歲的古樹有“護理專員”
玉州區(qū)政府大院,一抬首便能見到兩棵枝葉相連、樹干粗壯的黃葛樹并排而立,猶如兩把大傘蔭庇著一方水土和人民。這兩棵黃葛樹都是古樹名木,其中一棵已有625年的樹齡,樹高約30米,胸徑3.45米,冠幅近40米;另一棵雖然只有85年的樹齡,但也長到了22米高,胸徑1.8米,冠幅有20米。這兩棵樹相距不到30米,樹葉相聚并攏,樹根連理交叉,樹冠伸展、枝繁葉茂,百鳥棲息其中。
與許多樹木不同,這兩棵黃葛樹的落葉生長周期經(jīng)常不按常規(guī)“出牌”,其他樹多在深秋或冬天落葉,等到春天才抽蕊長葉,它們卻呈現(xiàn)春天落葉、秋天長葉的“逆生長”狀態(tài)。更奇妙的是,雖然同為黃葛樹,但兩棵樹落葉的時間并不同步,常常是一棵落完葉子并長出新葉而另一棵才剛開始變黃、掉落,每當這時,一棵還是落葉飄飄如彩蝶飛舞,另一棵卻早已滿樹翠綠朝氣蓬勃,呈現(xiàn)“青黃交接”的奇特景觀。
兩棵古樹枝繁葉茂、朝氣蓬勃,得益于無微不至的護理。在玉州區(qū)機關(guān)事務局管理局,兩名專業(yè)綠化管理員就是這兩棵古樹的“護理專員”,他們負責每星期的一次澆灌和定期施肥,每年過冬時進行防蟲處理。而在每年的3月、10月,玉州區(qū)還會邀請園林局工作人員定期為其“理發(fā)”,以防樹冠擴大超重壓倒樹桿。因為這兩棵樹都比較高,園林工作人員在為其修整枝葉時,要出動消防車來幫忙。“樹太高,以前請人來修剪樹枝要花費幾千元,后來園林、消防部門義務出人出力來修剪,節(jié)省了不少修剪成本。”該局房管維修股副股長告訴記者,除了日常護理和定期修枝以外,隨著這兩棵古樹名木的根越來越大,相關(guān)部門還幾次為古樹翻新擴大了圍護設施,并掛牌保護。
944株綠色“活化石”,市民精心呵護
市綠化委員會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已知我市有國家一、二、三級古樹名木50種,共944株,包括散生古樹568株、古樹群30群376株。而500年以上樹齡的一級古樹名木有3株,300-499年樹齡的二級古樹名木有32株。
玉州區(qū)政府大院里的兩棵黃葛古樹名木獲專員護理,只是我市保護古樹名木這一綠色“活化石”的一個縮影。在玉州區(qū)玉城街道西就社區(qū)深塘村,一棵已有400多歲的古樹被村民視為珍寶,以實際行動進行保護。“玉林城區(qū)有11株古樹,現(xiàn)都已分等級備卡立檔,園林工人每年都會給城區(qū)的古樹進行常規(guī)的‘體檢’并殺蟲除害。”市綠化委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多年來,我市一直重視古樹名木保護工作,除了對全市古樹名木進行造冊登記、設立責任保護制并且掛牌保護外,去年12月,該市還出臺了《玉林市城區(qū)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進一步加強古樹名木保護管理,促進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經(jīng)濟社會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目前全市古樹名木保護率達到100%。
此外,每隔一段時間,該市還會對古樹名木進行一次全面復查和補充調(diào)查,及時掌握古樹名木的生存狀況。在保護好現(xiàn)有古樹名木的同時,劃定一部分90年樹齡以上的珍貴樹種、稀有植物,或樹形奇特的有科學價值和紀念價值的大樹或樹群作為后備資源,有意識地進行培育。
“古樹名木不僅是見證城市歷史變遷的‘活化石’,還是凈化空氣和美化城鄉(xiāng),造福百姓的‘福傘’,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全力以赴做好保護古樹名木的工作。”市園林局工作人員也表示,眾多古樹名木在有關(guān)部門和廣大群眾的共同保護下,總體生長狀況良好,傲然挺立地見證著玉林的歷史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