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蓮,又稱黑葉芋、龜甲芋、黑葉觀音蓮,為天南星科海芋屬觀葉植物,原生于亞洲熱帶,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部分具肉質(zhì)塊莖,并容易分蘗形成叢生植物,葉為箭形盾狀,花為佛焰花序,從莖端抽生,喜溫濕潤、半陰的生長環(huán)境。
天南星科的觀音蓮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上莖有時高達2—3米,全株最高可達5米。
觀音蓮喜半陰、溫暖、濕潤和半陰環(huán)境。切忌強光暴曬。在半陰環(huán)境下,葉色鮮嫩而富有光澤,葉脈清晰,葉色深綠。
切忌強光暴曬。容易使葉色暗淡,甚至產(chǎn)生日灼,葉面粗糙,葉色灰白,葉脈模糊,葉面有時發(fā)生灼傷斑點;
但光線太弱也易引起徒長 ,植株生長纖細(xì)而易倒伏。在生長旺盛期可根據(jù)植株生長情況,每月施1-2次稀薄液肥,并增施磷鉀肥,以利植株莖干直立,生長健壯,同時有利于地一塊莖生長充實及冬季抗寒越冬。
生長適溫25~30℃,冬季溫度不低于15℃。3~9月為22~27℃,9月至翌年3月為16~22℃。氣溫低于15℃,生長停滯呈休眠狀態(tài)。其中大葉觀音蓮耐寒力較強,可耐1℃以下低溫,但不能低于-7℃。 黑葉觀音蓮耐水濕,生長季節(jié)盆土要保持濕潤,空氣濕度在70%~80%,有利葉片生長發(fā)育。黑葉觀音蓮在盆土干旱情況下,葉片柔軟下垂,但澆水后很快恢復(fù)原狀,對干旱也有一定抗性。
土壤以排水好、肥沃、疏松的腐葉土或泥炭土為合適。
觀音蓮的繁殖方法主要包括分株繁殖、組培苗繁殖、葉插繁殖、插穗繁殖、播種法繁殖等方法。
播種繁殖法 在觀音蓮的開花成熟時候后采集到觀音蓮的種子,然后將種子在適宜的溫暖的溫度條件下發(fā)芽,長出幼苗,待幼苗稍加成長就可以移栽了。(這點大家可以忽略不計,雖然可用播種繁殖,但種子不易得到。)
組培苗繁殖 就是將觀音蓮葉子和塊莖等作為幼種,將葉子切小塊進行整組的接種,先用無菌水進行消毒;再用營養(yǎng)液進行培養(yǎng)幼種直至生芽可以成為幼苗進行移栽。
葉插繁殖 就是選擇觀音蓮中生長網(wǎng)申的一個葉片平放在營養(yǎng)土里,一段時期后原來那個葉片就會長出新的小葉芽和根部,取它的根部移栽在土里進行正常的培育,直到長成一株新的觀音蓮。
觀音蓮最常用分株繁殖 一般于每年春夏氣溫較高時,將地下塊莖分蘗生長茂密的植株沿塊莖分離處分割,使每一部分具有2-3株,然后分別上盆種植。分株時盡量少傷根,同時上盆后宜置于陰濕環(huán)境,保持盆土經(jīng)常濕潤,并注意葉面噴霧,以利新植株恢復(fù)生長。也可于春季新芽抽長前將地下塊莖挖出,將塊莖切段分離,用草木灰或硫黃粉對傷口進行消毒防腐,稍晾干后用水苔包扎,或置于通氣排水的疏松土壤中,使其長出不定根,抽長新芽。(此間切忌基質(zhì)過濕,以免塊莖腐爛。
土:腐葉土或泥炭土為合適。水:喜水
肥:大水大肥(因為黑葉芋種植要求土壤排水好,所以肥的用量不必太小,否則植株徒長,容易倒伏)。
陽光:黑葉芋喜陰,別看他葉子大,但是卻是不折不扣的喜陰植物。
氣溫:上面有講,這里再重復(fù)一遍,生長適溫25~30℃,冬季溫度不低于15℃。3~9月為22~27℃,9月至翌年3月為16~22℃。氣溫低于15℃,生長停滯呈休眠狀態(tài)。
濕度:喜濕,如果室內(nèi)過于干燥的話黑葉芋的葉子長的就會不那么好看,因為我們多半都是在家或者工作的地方養(yǎng),家里不能太濕,公司你又控制不了,那么你就需要一個噴壺,經(jīng)常的給i葉子噴水,這樣也是想要在室內(nèi)將養(yǎng)黑葉芋養(yǎng)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