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內(nèi)植物35種,及賓館內(nèi)的植物
黃桷樹、小葉榕、印度榕、銀杏、玉蘭、廣玉蘭、柳、重陽木、黃花槐、茶花、梅花、蠟梅、梔子、含笑、佛頂桂、桂花、毛葉丁香、黃桷蘭、海桐、櫻花、桃花(紅葉桃)、紅葉李、棕櫚、魚尾葵、蒲葵、月季、紫薇、紅千層、杜鵑、石楠、火棘、九重葛、十大功勞、馬蹄金、細葉結(jié)縷草。
植物的主要生命活動:
1.水分代謝:植物對水的吸收、運轉(zhuǎn)、散失。水是生命活動的根本,重要組成部分,占70-90%;維持細胞和組織的緊張度,保持形態(tài),枝葉挺立,花朵展開;代謝的介質(zhì),營養(yǎng)溶于水吸收,礦質(zhì)鹽類和代謝產(chǎn)物運輸,是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原料;調(diào)節(jié)體溫;萎蔫。
2.呼吸作用:細胞在氧氣作用下,把有機物分解成CO2和H2O并放出能量的過程,高等植物是有氧吸呼。各個器官都要呼吸。
呼吸受溫度、水分影響最大。
3.光合作用:葉綠素吸收太陽光能,將CO2和水合成有機物,放出氧氣并把光能轉(zhuǎn)為化學能貯藏于有機物中的過程。
光合作用受光照強度、植物光飽和點影響。各類植物不同,分陽性植物、耐陰植物、中性植物。CO2濃度、溫度。
4.礦質(zhì)營養(yǎng):吸收、轉(zhuǎn)運、同化稱為礦質(zhì)營養(yǎng)。共需16種,13種從土中吸收N、P、K、S、CA、MG、FE、BE、MN、CU、ZN、鉬、CL,另三種C、H、O由空氣中補給。其中主要元素為N、P、K。作用:N,蛋白質(zhì)重要組成部分,葉綠素,枝等葉花、幼齡植物。P,幼嫩組織和種子。K,木質(zhì)素、纖維素、枝干。
吸收:根(葉、枝干),影響因素:土壤通氣、根呼吸;水分溶解;溫度(0-30℃)隨上升加快吸收;土壤PH值,微量元素PH增高時溶解最快,易吸收,但也易淋失,酸性土往往缺,溶解濃度過高,燒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