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態(tài)
香石竹
艾邁特園林7月13日資訊:英文名:Dianthuscaryophyllus
香石竹又名康乃馨,石竹科常綠宿根草本,切花中常作一年或二年生種植。它是世界上僅次于菊花的最大眾化的切花,占整個切花生產量的17%左右。在所有室內切花生產中,香石竹的單位面積產量最高,能夠采用機械化、自動化進行規(guī)模生產。因而相對來說,香石竹的價格較為低廉。香石竹的應用十分廣泛,其品質好,綺麗馨香,保存時間長,是花卉裝飾中最基礎的花材。生態(tài)習性和花期調節(jié):香石竹原產歐洲南部、地中海沿岸至印度地區(qū),因而適于比較干燥和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生長適溫白天20℃左右,夜間10℃~15℃。不同品種對溫度的要求有一些差異,如黃色系品種,生長適溫是20℃~25℃,開花適溫是10℃~20℃;而紅色系品種,要求較高的溫度,低于25℃則生長緩慢,甚至不能開花。理想的栽培地是夏季涼爽、濕度低,冬季溫暖的地區(qū)。香石竹的正常花期是5月~10月。冬季供花,主要是利用溫室和塑料大棚,保持保護地白天溫度20℃左右、夜間不低于10℃,就可以陸續(xù)供花不斷。
品種:現在生產栽培中應用的品種是按花色分類的。(1)黃色系株高70厘米~80厘米。如金黃倫達:黃色,雜有深紅色的斑點,花萼易破裂;地平線:黃底大紅斑點,豐產實用;北極星:淡黃色,抗病性強,豐產;米勒茲爾羅:黃色,豐產。(2)紅色系植株高50厘米左右,節(jié)間短,莖較硬,喜較高溫度。如彼得菲夏:桃紅色,豐產,早花;威廉西姆:鮮紅色,花大,抗病,早花,更新快,花萼易破裂;巨型深紅:深紅色,抗病,易折斷。(3)白色系如北國:白色,芳香,抗病,豐產;白色彼得:白色,栽培應用廣。其他,如農神:紅色或橙黃色,夾有大的紅色斑點,抗病,豐產,破萼多。
繁殖及栽培:在香石竹切花繁殖中,主要以扦插為主。為了獲得無病毒苗,也常用組培法。(1)扦插扦插時間除炎夏外均可進行,但在生產中多以1月~3月為宜,尤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扦插效果好,成活率高,生長健壯。插穗以植株中部生長健壯的側芽為好(即第3~4個側芽),在頂蕾直徑1厘米時采取。采芽時要用掰芽法,即手拿插芽順枝向下拉掉,使插芽基部帶有節(jié)痕,這樣更易成活。采后應立即扦插,或在插前用水將插穗淋濕一下。扦插間距1.5厘米~2厘米,插后立即噴水,覆蓋庇蔭,室溫保持10℃~13℃,約20天便可生根。能常母株每半個月可采取插芽一次。要嚴格挑選無病害的植株作母株。若有可能,設立母本栽培室,采用絕對無病害的插穗。(2)組培香石竹是較早組織培養(yǎng)成功的花卉之一,現在生產上已廣泛應用。
切花的采切與保鮮:香石竹采切后容易開花,一般在蕾期或半開放時切取。通常切花適宜時期為:低溫期花開五六成,高溫期花開四成。采切時,大花石竹從花萼處應長出3厘米時采切,夏季略提前;小花石竹的主花序綻開,兩個側花序上的花蕾各有色澤鮮艷的花瓣顯露時即或采切。第1次采切時,為確保以后陸續(xù)開花,要在稍高的位置下剪,以足發(fā)側枝。切花后把花扎成20枝一束,包裝上市。香石竹最適宜的貯藏溫度為0℃,在此低溫下貯存,切花的瓶插壽命最長。但在低溫下貯存時間每延長1周,花的瓶插壽命則降低1天。因此即使在標準的冷藏室內貯存,也不得超過4周。為了確保切花質量,最好是在蕾期采切,在0℃低溫下貯藏,通過催花處理,使花蕾快速綻開,以便能適時出售。香石竹切花對乙烯敏感度較高,通常都是用含有抑制乙烯產生的保鮮劑處理,它對延長香石竹的瓶插壽命,效果明顯。通常用硫代硫酸銀或硝酸銀(質量分數為100×10-6)溶液處理,如在此基礎上再加入赤霉素(10毫克/升~20毫克/升)、氨基嘌呤(5毫克/升~10毫克/升)會加速花的開放;使用每升水含200毫克硝酸銀、100克糖、20毫克苯甲基腺嘌呤處理,可使直徑5毫米的香石竹花蕾開放,并能保證切花質量及瓶插壽命。香石竹花蕾最佳催放的環(huán)境條件是:光照1000勒[克斯]~4000勒[克斯],時間16小時~24小時,溫度22℃~25℃,空氣濕度40%~70%。
香石竹又名康乃馨,石竹科常綠宿根草本,切花中常作一年或二年生種植。它是世界上僅次于菊花的最大眾化的切花,占整個切花生產量的17%左右。在所有室內切花生產中,香石竹的單位面積產量最高,能夠采用機械化、自動化進行規(guī)模生產。因而相對來說,香石竹的價格較為低廉。香石竹的應用十分廣泛,其品質好,綺麗馨香,保存時間長,是花卉裝飾中最基礎的花材。生態(tài)習性和花期調節(jié):香石竹原產歐洲南部、地中海沿岸至印度地區(qū),因而適于比較干燥和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生長適溫白天20℃左右,夜間10℃~15℃。不同品種對溫度的要求有一些差異,如黃色系品種,生長適溫是20℃~25℃,開花適溫是10℃~20℃;而紅色系品種,要求較高的溫度,低于25℃則生長緩慢,甚至不能開花。理想的栽培地是夏季涼爽、濕度低,冬季溫暖的地區(qū)。香石竹的正常花期是5月~10月。冬季供花,主要是利用溫室和塑料大棚,保持保護地白天溫度20℃左右、夜間不低于10℃,就可以陸續(xù)供花不斷。
品種:現在生產栽培中應用的品種是按花色分類的。(1)黃色系株高70厘米~80厘米。如金黃倫達:黃色,雜有深紅色的斑點,花萼易破裂;地平線:黃底大紅斑點,豐產實用;北極星:淡黃色,抗病性強,豐產;米勒茲爾羅:黃色,豐產。(2)紅色系植株高50厘米左右,節(jié)間短,莖較硬,喜較高溫度。如彼得菲夏:桃紅色,豐產,早花;威廉西姆:鮮紅色,花大,抗病,早花,更新快,花萼易破裂;巨型深紅:深紅色,抗病,易折斷。(3)白色系如北國:白色,芳香,抗病,豐產;白色彼得:白色,栽培應用廣。其他,如農神:紅色或橙黃色,夾有大的紅色斑點,抗病,豐產,破萼多。
繁殖及栽培:在香石竹切花繁殖中,主要以扦插為主。為了獲得無病毒苗,也常用組培法。(1)扦插扦插時間除炎夏外均可進行,但在生產中多以1月~3月為宜,尤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扦插效果好,成活率高,生長健壯。插穗以植株中部生長健壯的側芽為好(即第3~4個側芽),在頂蕾直徑1厘米時采取。采芽時要用掰芽法,即手拿插芽順枝向下拉掉,使插芽基部帶有節(jié)痕,這樣更易成活。采后應立即扦插,或在插前用水將插穗淋濕一下。扦插間距1.5厘米~2厘米,插后立即噴水,覆蓋庇蔭,室溫保持10℃~13℃,約20天便可生根。能常母株每半個月可采取插芽一次。要嚴格挑選無病害的植株作母株。若有可能,設立母本栽培室,采用絕對無病害的插穗。(2)組培香石竹是較早組織培養(yǎng)成功的花卉之一,現在生產上已廣泛應用。
切花的采切與保鮮:香石竹采切后容易開花,一般在蕾期或半開放時切取。通常切花適宜時期為:低溫期花開五六成,高溫期花開四成。采切時,大花石竹從花萼處應長出3厘米時采切,夏季略提前;小花石竹的主花序綻開,兩個側花序上的花蕾各有色澤鮮艷的花瓣顯露時即或采切。第1次采切時,為確保以后陸續(xù)開花,要在稍高的位置下剪,以足發(fā)側枝。切花后把花扎成20枝一束,包裝上市。香石竹最適宜的貯藏溫度為0℃,在此低溫下貯存,切花的瓶插壽命最長。但在低溫下貯存時間每延長1周,花的瓶插壽命則降低1天。因此即使在標準的冷藏室內貯存,也不得超過4周。為了確保切花質量,最好是在蕾期采切,在0℃低溫下貯藏,通過催花處理,使花蕾快速綻開,以便能適時出售。香石竹切花對乙烯敏感度較高,通常都是用含有抑制乙烯產生的保鮮劑處理,它對延長香石竹的瓶插壽命,效果明顯。通常用硫代硫酸銀或硝酸銀(質量分數為100×10-6)溶液處理,如在此基礎上再加入赤霉素(10毫克/升~20毫克/升)、氨基嘌呤(5毫克/升~10毫克/升)會加速花的開放;使用每升水含200毫克硝酸銀、100克糖、20毫克苯甲基腺嘌呤處理,可使直徑5毫米的香石竹花蕾開放,并能保證切花質量及瓶插壽命。香石竹花蕾最佳催放的環(huán)境條件是:光照1000勒[克斯]~4000勒[克斯],時間16小時~24小時,溫度22℃~25℃,空氣濕度40%~70%。
標簽:香石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