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接踵而來,卻又陸續(xù)離開。著名大地藝術家克里斯托(全名Christo Vladimirov Javacheff)于2020年5月31日在美國紐約家中自然離世,享年85歲。此前2009年74歲的珍妮·克勞德因病去世。
生前,克里斯托與他的妻子克勞德一起,創(chuàng)作了很多大地藝術經典作品??死锼雇泻驼淠荨た藙诘聝扇送晖峦丈?,都出生在1935年6月13日??死锼雇惺潜<永麃喨?,早年就開始從事藝術創(chuàng)作,十分貧窮。他由于不滿保加利亞扼殺藝術生命的政治環(huán)境,一路從捷克斯洛伐克流亡至維也納,后又輾轉前往巴黎。而珍妮·克勞德則出身于法國貴族家庭。他們地位懸殊,卻仍然走到了一起,一起進行創(chuàng)作。
上世紀60年代初期,大地藝術在西方孕育而生,不到10年就蔚然成風。大地藝術家克里斯托(Christo)和珍妮--克勞德(Jeanne-Claude),他們完成的作品只有很少,但每一件作品都舉世聞名。從1962年第一個戶外大型作品開始,克里斯托和珍妮-克勞德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大地藝術作品。他們的作品極具顛覆性,使得這對夫婦藝術家成為20世紀后半葉最大膽、最有創(chuàng)造力的大地藝術家。運用簡單平實的技術和材質,創(chuàng)造影響世界的藝術作品。
▲ Jeanne-Claude on the Pont de la Tournelle, Paris, 1962, Photo: Christo
▲ Christo on the Quai de la Tournelle, Paris, 1962 , Photo: Jeanne-Claude
▲ New York City, 1976 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in Christo's studio, Photo: Fred W. McDarrah/Getty Images, ? 1976 Christo
1935年6月13日,克里斯托和她的丈夫在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卡出生在同一天??死锼雇性谒鞣莵喌膰宜囆g學院學習。和同時代的阿爾曼一樣,克里斯托在他早期的作品中使用了更小的發(fā)現(xiàn)物,比如包裹汽車或家具,當他開始與珍妮-克勞德合作時,他逐漸向更大的范圍發(fā)展。兩人于1964年移居美國,在那里他們創(chuàng)辦了店面,為早期的藝術合作提供資金。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里,這些合作者通過國際項目和參與documenta 4獲得了聲譽。他們的作品被洛杉磯藝術博物館、尼斯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和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等收藏。
01, 一切從油桶開始 ,1958-68
Christo, Wrapped Oil Barrel 1958
從1958年起,克里斯托和珍妮-克勞德就開始用木桶創(chuàng)作作品。因為它們的雕塑效果和低成本,被證明是適合克里斯托的工作材料,并很快成為藝術家作品的主導因素。
1961
1961年,克里斯托在科隆的Haro Lauhus畫廊舉辦了第一次個人展覽,同時,克里斯托和珍妮-克勞德創(chuàng)作了他們第一個臨時戶外環(huán)境藝術作品。畫廊位于萊茵河岸邊。在碼頭邊的包裝上,藝術家們用了好幾卷工業(yè)用的大卷紙,上面蓋著防水帆布,然后用繩子固定住。對于堆疊的油桶,Christo和Jeanne-Claude使用了大量的油桶,使用起重機和其他機械將它們堆疊成大型結構。
經港務局批準,所有的材料都是從碼頭工人那里借來的。堆放的油桶和碼頭邊的包裝由不同尺寸的獨立部件組成,每個大約16.4 x 6.5 x 32.8英尺(5 x 2 x 10米)。
這件臨時藝術品保留了兩個星期。
1961-62
1962年6月27日,克里斯托和珍妮-克勞德用89桶石油堵住了巴黎的一條窄街。“藝術路障”是對1961年8月修建的柏林墻的抗議。
1966-67
Christo,56 Oil Barrels 1966-67, Photo: Kr?ller-Müller Museum
1968
Christo,112 Oil Barrels Structure, Palais de Tokyo, Paris, 1968.Photo: Jacques Caumont
1,240 Oil Barrels Mastaba.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hiladelphia,1968
1968年,克里斯托和珍妮-克勞德首次成功地建造了一座巨大的石柱。這個裝置幾乎有兩層樓高,填滿了費城當代藝術學院(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 50乘50英尺的中庭。
?1998-99?
The Wall - 13,000 Oil Barrels.Gasometer Oberhausen, Germany.1998-99
室內裝置于1999年4月6日在奧伯豪森煤氣場中完成,并一直保持到1999年10月中旬。
煤氣表是世界上最大的煤氣罐之一,高384英尺(117米),直徑223英尺(68米),建于1928/29年,用來儲存高爐煤氣(鐵礦石工業(yè)加工的副產品)。Christo和Jeanne-Claude受IBA Emscher公園組織(由北萊茵-威斯特伐利亞州于1989年建立,旨在改善魯爾地區(qū)的基礎設施)的邀請,在奧伯豪森的煤氣場上展出。
13000個石油桶的墻高85英尺(26米),寬223英尺(68米),深度23.7英尺(7.23米),跨越了氣壓表的墻與墻之間的距離。桶(208升容量每個)是連接到一個結構核心的鋼腳手架結構,他們是螺栓。整個桶壁由支撐在氣壓表基礎上的鋼柱支撐,不與氣壓表鋼結構連接。
桶被特別涂上了明亮的工業(yè)黃色、深橙色、深藍色、天藍色、巖石灰色、淺象牙色和草綠色。桶是按照預定的樣式堆放的。其中45%為黃色,30%為深橙色,其他顏色為2%至6.6%。墻的總重量是300噸。展覽結束后,這堵墻被拆除,所有材料都恢復了它們通常的工業(yè)用途。
02, 特別的Package
“你剛剛毀了一件藝術品”
You have just destroyed a work of art.
1966年10月,在明尼阿波利斯藝術學校147名學生的幫助下,克里斯托和珍妮-克勞德完成了42,390立方英尺的包裹。
航空包裹的核心由四個美國陸軍高空研究氣球組成,每個氣球高18英尺(5.5米),直徑25英尺(7.6米),每個獨立密封,加上2800個彩色氣球,平均直徑28英寸(71厘米)。
所有的氣球都充氣、密封,然后用8000平方英尺(740平方米)的透明聚乙烯包裹起來,用聚酯薄膜膠帶密封,再用3000英尺(914米)的馬尼拉繩固定。結果長方形的包裝進一步擴大了兩個鼓風機。
克里斯托和珍妮-克勞德原本打算把這個42,390立方英尺的包裹從校園空運到附近明尼阿波利斯藝術學院的前草坪。盡管這些高空研究氣球單個重量僅為10磅(4.5公斤),但空氣包裹的總重量為500磅(225公斤)。由于陣風般的氣流,航空機構禁止了計劃中的空運,直升飛機僅在離地20英尺(6米)的地方空運了包裹。
作為交換,藝術收藏者和兩位藝術家朋友海倫(Helen)和戴維·約翰遜(David Johnson)支付了直升機租金和飛行員費用。為了支付項目的其他費用,克里斯托設計了100個包裝好的盒子,不同于克里斯托通常的包裝,這些盒子就像普通包裹一樣,郵寄給當代藝術團體成員。那些無意中打開郵箱的人在每個郵箱里都發(fā)現(xiàn)了一張有簽名和編號的證書,上面寫著:“你剛剛毀了一件藝術品?!?/p>
“就像游牧生活的旅行包裹”
much like the traveling bundles of nomadic life
Christo,Package,1958. Fabric, lacquer and rope,14 1/2 x 10 1/4 x 6 1/4" (37 x 26 x 16 cm).Photo: Eeva-Inkeri
Christo,Package,1958.Fabric, lacquer and ropes,23 1/2 x 17 3/4 x 7 7/8" (60 x 45 x 20 cm),Photo: Eeva-Inkeri.
克里斯托的很多包裹都沒有透露布料下面藏著什么。雖然里面的東西可能是罐頭、瓶子或其他日常生活的垃圾,但里面的東西只與它賦予藝術品的形狀有關。
包裝里是他們粗糙的,不起眼的,似乎是遺留下來的織物用來包裹日常用品,創(chuàng)造了一個既困難又粗糙的藝術品。這些材料暗示了工作的臨時性和過渡性,就像游牧生活的旅行包裹——包裹是存在的,但在短時間內,可以在眨眼之間停止存在。藝術作品使無常的創(chuàng)造變成永恒。
“經過三次失敗的嘗試”
After three unsuccessful attempts
1968年,在德國卡塞爾第四屆文獻展上,克里斯托和克勞德創(chuàng)造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沒有骨架的充氣結構。經過三次失敗的嘗試,它于1968年8月3日在五臺起重機的幫助下豎立起來,其中兩臺起重機高230英尺(70米),每臺重200噸。
這兩只歐洲最高的巨型起重機分別在法國北部和德國漢堡作業(yè)。僅僅是安排兩臺起重機同時到達卡塞爾就花了兩周時間,將充氣的空氣包從地面的水平位置提升到垂直位置。
這個重達7噸的航空包裹由一個21,528平方英尺(2,000平方米)的Trevira織物制成的信封組成。這個熱封的織物圍護結構是由一根由11482英尺(3500米)長的繩子制成的網固定住的,繩子是由專業(yè)的索具準備好的,并以1200節(jié)的速度固定住。
整個過程花了9個小時。一旦被提升,這個5600立方米的包裹可高達280英尺(85米),直徑為32.8英尺(10米)??偣こ處烡imiter Zagoroff設計了一個重3.5噸、直徑36英尺(11米)的鋼制支架狀底座,以支撐離地36英尺(11米)高的空中飛行。鋼支架鉸接在中央鋼柱上,鋼柱錨定在一噸重的混凝土基礎上。
氣壓由一臺變速電動機驅動的離心式鼓風機來維持,一臺汽油發(fā)電機隨時待命,以防停電。為了保持空氣包的垂直位置,鋼絞線被錨定在12個預埋的混凝土地基上,6個10噸,6個18噸,三個月后空氣包拆除時,這些地基被完全拆除。
該項目的所有費用由克里斯托和讓娜-克洛德通過出售原始圖紙、拼貼畫和五六十年代的早期作品來承擔。
土地被恢復到原來的狀態(tài)。
03, 沒有什么他們不能包裹的
?博物館?
伯爾尼的瑞士藝術博物館
Christo,Kunsthalle Bern - Packed (Project for 50th Anniversary of the Kunsthalle Bern, Switzerland),Drawing 1968.Pencil, way crayon and wash,40 x 60" (101.5 x 152.5 cm),Photo: André Grossmann.
位于伯爾尼的瑞士藝術博物館Kunsthalle是由克里斯托(Christo)和珍妮-克勞德(Jeanne-Claude)設計的第一座公共建筑。
芝加哥當代藝術博物館
Christo,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Chicago Packed (Project),Drawing 1968.Pencil, charcoal and wax crayon,28 x 22" (71 x 56 cm),Photo: Eeva-Inkeri.
芝加哥當代藝術博物館是美國第一座由克里斯托和珍妮·克勞德設計的公共建筑。結合項目,藝術家為室內、包裹的地板和樓梯做了一個互補的工作。
?國會大廈?
Christo,Wrapped Reichstag (Project for Der Deutsche Reichstag - Berlin),Collage 1977.Pencil, fabric, twine, pastel, charcoal and wax crayon,22 x 28" (56 x 71 cm),Kunstmuseum Bonn, Germany,Photo: Archive.
經過一場跨越七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斗爭,國會大廈的包裝工作于1995年6月完成。兩周以來,建筑被銀色的織物包裹著,由藍色的繩索塑造,突出了宏偉建筑的特點和比例。
?海岸線?
Christo,Packed Coast (Project for Austalia, near Sydney),Drawing 1969.Pencil, ballpoint pen, fabric sample and technical data,28 x 22" (71 x 56 cm),Photo: Shunk-Kender.
包裹的海岸包括100萬平方英尺(92900平方米)的織物和35英里(56.3公里)的繩索,覆蓋了澳大利亞1.5英里(2.4公里)長的海岸線。
?噴泉和中世紀塔?
Christo,Wrapped Reichstag (Project for Der Deutsche Reichstag - Berlin),Collage 1977.Pencil, fabric, twine, pastel, charcoal and wax crayon,22 x 28" (56 x 71 cm),Kunstmuseum Bonn, Germany.Photo: Archive.
包裹式噴泉和包裹式中世紀塔是在意大利中部山頂小鎮(zhèn)斯波萊托舉行的“兩個世界的節(jié)日”上設計的。該項目由Jeanne-Claude負責協(xié)調,而Christo在瑞士工作,在伯爾尼創(chuàng)建了包裝藝術。
?紀念碑?
Christo,Wrapped Monument to Vittorio Emanuele (Project for Piazza de Duomo, Milano),Collage 1970.Pencil, fabric, twine, charcoal, pastel, wax crayon and map,28 x 22" (71 x 56 cm),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England,Photo: Shunk-Kender.
1970年秋天,在意大利米蘭,克里斯托和讓-克洛德包裹了意大利國王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二世的紀念碑和列奧納多·達·芬奇的紀念碑。
?樹?
Christo,Wrapped Trees (Project for Fondation Beyeler and Berower Park, Riehen),Collage 1998.Pencil, enamel paint, photograph by Wolfgang Volz, wax crayon, topographic map, fabric sample and tape,14 x 11" (35.5 x 28 cm),Photo: Wolfgang Volz.
克里斯托和珍妮-克勞德從事樹木研究多年。該項目始于20世紀60年代,當時藝術家們首次提出用活樹包裹起來。在里恩被包裹的樹木是32年努力的結果。
04, 顏色、簡單材質、自然
?ORANGE?
“只存在28小時的藝術品”
28 hours after completion, a gale made it necessary to start the removal.
Christo,Valley Curtain (Project for Colorado),Collage 1971.Pencil, fabric, wax crayon, topographic map and tape,28 x 22" (71 x 56 cm),Photo: André Grossmann.
1972年,在科羅拉多的兩個山坡之間安裝了谷幕。橙色的窗簾是由200,200平方英尺(18,600平方米)的尼龍織物制成的。工程完成28小時后,一場大風使拆除工作不得不開始。
“七千五百零三扇大門”
The 7,503 gates
Christo,The Gates (Project for Central Park, New York City),Collage 1980.Pencil, wax crayon, pastel, fabric, photostat and fabric sample,28 x 22" (71 x 56 cm),Private collection,Photo: Archive.
紐約中央公園大門的安裝工作于2005年2月完成。七千五百零三扇大門,自由懸掛著藏紅花色的布面,猶如一條金色的河流,在光禿禿的樹枝間忽隱忽現(xiàn)。
?YELLOW?
Wrapped Walk Ways
Christo,Wrapped Walk Ways (Project for Loose Park, Kansas City, Missouri),Collage 1978.Pencil, charcoal, pastel, fabric, photograph by Wolfgang Volz, wax crayon and map,28 x 22" (71 x 56 cm),Photo: Wolfgang Volz.
位于密蘇里州堪薩斯城雅各布·洛斯紀念公園的包裹式步道,由135000平方英尺(12540平方米)的藏紅花色尼龍織物組成,覆蓋了2.7英里(4.4公里)的正式花園步道和慢跑道。
The Umbrellas
Christo,The Umbrellas (Joint Project for Japan and USA),Drawing 1988 in two parts.Pencil, pastel, charcoal, photograph by Wolfgang Volz, wax crayon, enamel paint and topographic map,15 x 96" and 42 x 96" (38 x 244 cm and 106.6 x 244 cm).
傘是兩國同時實現(xiàn)的臨時性藝術作品,反映了日本和美國兩個內陸山谷的生活方式和土地利用的異同。
The Floating Piers
Christo,Floating Piers (Project),Drawing 2014.Pencil, charcoal and pastel,35.2 x 22.2 cm (13 7/8 x 8 3/4"),Photo: André Grossmann.
2016年6月18日至7月3日,意大利的伊塞奧湖被重新設計。漂浮的橋墩由10萬平方米泛著微光的黃色織物組成,由22萬個漂浮在水面上的高密度聚乙烯立方體組成的模塊化碼頭系統(tǒng)承載。
?PINK?
Christo,Surrounded Islands (Project for Biscayne Bay, Greater Miami, Florida),Drawing 1982 in two parts.Pencil, charcoal, pastel, wax crayon, enamel paint, aerial photograph and fabric sample,15 x 96" and 42 x 96" (38 x 244 cm and 106.6 x 244 cm),Photo: Wolfgang Volz.
1983年,位于大邁阿密比斯坎灣的11個島嶼被650萬平方英尺(603870平方米)的漂浮的粉紅色聚丙烯織物包圍,覆蓋在水面上,從每個島嶼延伸到海灣。
文章來源:景觀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