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種育苗
①育苗設施:穴盤。
②介質:使用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無菌的育苗介質如農友種苗公司的“壯苗三號”。
③pH值:6.5-6.8。
④EC值:0.75ms/cm。
⑤光線:種子發(fā)芽需光,故不覆土。發(fā)芽期間光照度為1000勒克斯,可使發(fā)芽整齊,提高苗的品質。繁星花喜強光,發(fā)芽后讓幼苗盡快接受陽光,以免徒長,并促進植株迅速生長。發(fā)芽后光照度維持在10000-25000勒克斯。隨著苗的成長,光照度須增至50000勒克斯,并控制溫度。
⑥溫度:發(fā)芽適溫為20-30℃。
⑦濕度:保持空氣中的相對濕度為100%,直至子葉長出為止,避免育苗介質太濕。穴盤苗成長階段,宜降低相對濕度至50%,預防葉片產生病害。
苗期管理
1.發(fā)芽
在23℃適溫下,保持較高的濕度,播種后6-9天便可發(fā)芽。
2.光照
發(fā)芽期間光照強度為1000勒克斯,有利于種子發(fā)芽整齊,種子發(fā)芽后,讓其逐漸見光,最后至全日照,與此同時,降低介質水分,以免造成徒長。發(fā)芽后光照強度需10000-30000勒克斯。隨著幼苗的生長,真葉生長以后需增強光照至54000勒克斯,并控制溫度。
3.溫度
發(fā)芽后可將溫度降為20-22℃,直至真葉開始生長,真葉開始生長以后前期溫度可降至18-20℃,中后期降至15-18℃直至定植,將有利于幼苗茁壯。
4.pH值
適宜的pH值為6.5-6.8,介質pH值不宜低于6.0,否則幼苗容易由于鐵元素中毒而導致葉緣焦枯,植株生長緩慢。可適量施用硝酸鈣Ca(NO3)2,可減少pH值過低產生的不良現(xiàn)象。
5.肥料
幼苗子葉展開后,開始施用“葉綠精”2000倍液,每周一次,播種后約5周,幼苗真葉2-3片時可施用濃度為1000-1500倍的“葉綠精”,并保持EC值在1.0-1.5ms/cm之間。
6.水分
繁星花幼苗在濕潤環(huán)境下生長良好,故幼苗階段盡量保持介質濕潤。繁星花全株被毛,為避免噴霧使植株處于高濕狀態(tài),苗期供水,施水多以浸盆方式進行??諝庀鄬穸纫?0%為宜。水分管理依見干見濕的原則,但也不可過干。胚根長出后,盡快施用15-10-15(N∶P∶K)配方的葉綠精3000倍水溶液,每周一次。子葉展開后,濃度可增加為2000倍。育苗階段(播種后第4-5周)適宜溫度為17-20℃。施肥濃度為1000-1500倍,每周一次,使苗迅速成長。注意保持EC值在1.0-1.5ms/cm之間,如果培養(yǎng)土的pH值低于6.0,植株會有嚴重的鐵中毒現(xiàn)象,生長會緩慢或停止。定期的施用硝酸鈣可避免pH值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