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看之下0.5億年前太陽花化石的色彩和形狀非常像梵高的繪畫作品
著名畫家梵高的《太陽花》作品
乍看之下0.5億年前太陽花化石的色彩和形狀非常像梵高的繪畫作品,這一相似性并非偶然。并證實這種0.5億年前的花卉是現代雛菊和太陽花的祖先物種。據悉,科學家是在巴塔哥尼亞西北部干燥風化大草原的遠古巖石中發(fā)現這種美麗、保存完好的遠古花卉化石。
科學家認為這一遠古植物屬于紫菀屬植物(Asteracaea),它包括雛菊、太陽花和蒲公英,這是地球上最具多樣性的有花植物。其它少見的紫菀屬植物包括菊花、萵苣和洋薊。據悉,此前發(fā)現的遠古紫菀屬植物只有一些花粉化石殘骸。
[page]目前,這一最新發(fā)現遠古植物的研究報告發(fā)表在近日出版的《科學》雜志上,這種植物表現出叫做“葉狀苞(phyllaries)”等幾種紫菀屬植物特征。
其中最顯著的特征是密集的頭狀花序——大而緊密的花頭,在太陽花中形成“太陽”結構。頭狀花序非常有利于昆蟲傳粉。
科學家認為遠古早期紫菀屬植物可能起源于岡瓦納古陸南部,這一時期岡瓦納古陸尚未分離形成南美洲、非洲、南亞次大陸、澳洲大陸和南極洲大陸。這項研究是由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阿根廷國家科學博物館的維維安-巴雷達(Viviana Barreda)博士負責的,他指出,遠古紫菀屬植物可能是遍布岡瓦納古陸南部植物群。
奧地利維也納大學植物學家托德-斯圖西(Tod Stuessy)博士在一份研究報告中稱,0.5億年前的遠古植物化石清晰地證實了太陽花植物群早期的多樣性。他強調稱,更多的化石殘骸將使科學家更多地掌握太陽花植物群的生物地理性。即使研究人員認可太陽花起源于南美洲,目前仍不清楚太陽花植物群如何很快地溶入整個植物生態(tài)系統(tǒng),并進化形成令人難以相信的多樣復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