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態(tài)
綺園
摘要:
綺園位于杭州灣北岸的海鹽縣里,有一座江南名園,當代園林學家陳從周教授稱贊"此園浙中數第一"。它就是全國十大園林之一--綺園。綺園,舊稱馮家花園,原是晚清醬作業(yè)富商馮纘齋(約1840..
艾邁特園林7月28日消息: 綺園位于杭州灣北岸的海鹽縣里,有一座江南名園,當代園林學家陳從周教授稱贊"此園浙中數第一"。它就是全國十大園林之一--綺園。
綺園,舊稱馮家花園,原是晚清醬作業(yè)富商馮纘齋(約1840-l887)的私家宅園。
同治九年,馮纘齋在海鹽縣舊縣城中央建宅三進,次年又于宅后建私家園林。抗戰(zhàn)勝利后,馮攢齋后人整修宅園,定名綺園。綺園雖建于晚清,但它的成園歷史可迫溯到明中葉。明嘉靖三十七年,文人彭紹賢在城南建造彭氏園,這是海鹽縣城武原鎮(zhèn)歷史上最早的一座園林。到清代,彭氏園幾度興廢,數易其主。至晚清至戲曲家、詩人黃燮清手中。他先買下西鄰的硯園廢址,再連同自家的拙宜園,重加修整,增補景點。但等他將此園給次女黃秀作陪嫁時,此園也已毀于戰(zhàn)火之中。后來黃秀之夫馮纘齋操辦策劃重建此園,既保存了兩座故園的風格,又采用了以自然山水景色為主的現代造園手法,遵循"水隨山轉,山因水活"這一我國古典園林藝術山水造景的布局原則,使園林具有獨特的風貌。后來馮氏后犟定其名為綺園,就是寓"妝奩綺麗"之意,也許這是出于對黃秀的尊重和懷念吧!解放后,馮纘齋后人把宅園捐獻給人民。
綺園約l萬平方米,全園2/3以山為主,位于東南:1/3以水為主,位于西北。山成"Z"南低北高。全山童巒疊峰,逶迤連綿,有斷有續(xù),渾然一體。山下有洞,洞內山石多有大小孔隙,有的可望洞中洞,有的可賞洞外如畫之景。游洞觀賞,別有情趣??`園的水,以聚為主,散為輔,面積約2000平方米,池沼面積占大部。西北大池有東堤,與靠北山西麓之小池相界。唯有獨拱小石橋使兩池相通。南堤與東堤呈直角,東西兩端備有小石板橋一座。池沼溪澗之石岸,除大池西岸平整,東南堤岸較平整外,其余皆犬牙交錯,不成規(guī)則。北山北崖下有一深谷,谷底有小潭,譚中有小島,南北備架一小板橋,與石徑相通。取勢為曲隱,命意在自然,這是綺園山水的特點。綺園的橋和石徑正是隨山隨水,給人以各種角度,使你無論站在哪一個點上,都能領咯到一幅賞心悅目的風景畫。
綺園的橋,有十來座,其中除一座獨拱小橋和一座九曲橋外,余皆為板橋。小石拱橋架于東堤,名罨畫橋。橋側面成半個六邊形,橋欄左右的石柱上各有4只石獅子。橋頂欄下、拱圈兩側各有對聯(lián)一副,其一引李白詩句:"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園內東池西兩池為"兩水":橋之拱圈與其倒影合為"圓鏡":"雙橋,,指實體之橋與側影之僑,如彩虹降落水中。以堤僑分隔水面的做法在江南文人私家園林中是足不多見的,顯然是當年設計者汲取了杭州西湖和揚州瘦西湖理水的經驗而靈活應用于小園之中。成為綺園最具特色的景點。
綺園樹木花草遮蓋面積逾7000平方米,園內樹木近千株。其中古樹名木40余株,均經數百年風雨。樹木有聳立于山巔,有靜障于山谷,有展翅于山崖,有俯仰于水畔。還有小竹叢叢,以及攀附高樹的藤蔓,蒙絡搖綴,翠蓋如云。最引游人逗留的是北山崖下之古藤,有碗口粗,如黃蟒蟠軀。根部離地尺許,可坐、可蕩、可爬、可攀。樹綠、水綠,在遍是綠色的視野中,岸邊、草坪、路邊、山上,一年四季均有時花,如春有迎春、玫瑰,夏有荷花、月季,秋有菊花、木犀,冬有水仙、臘梅。群芳爭艷,燦爛如錦。游人信步園中,怎么不神清氣爽!
一般的江南文人私家園林,往往園中廳堂館舍較多,而綺園的布局構思卻不落窠臼。全園的亭臺榭軒只有四處。一是西南入口處的主廳潭影軒,較寬大敞亮,可容近百人。二是北山頂的依云享,居全園最高,又名望海亭。再是北山腳下、東池邊的滴翠享,與東堤罨畫橋及其北堍的合抱樟樹隔池相映,又與周圍山水翠木和諧配合,組成一片旖旎的風光。電視劇《紅樓夢》寶釵撲蝶一戲就在這一帶拍攝。最后就是大池西北的水閣小筑。憩歇閣中,憑欄眺望,全園景色盡收眼底。
綺園,舊稱馮家花園,原是晚清醬作業(yè)富商馮纘齋(約1840-l887)的私家宅園。
![](http://www.huamu.cn/UploadFile/infoimg/200572882842.gif)
綺園約l萬平方米,全園2/3以山為主,位于東南:1/3以水為主,位于西北。山成"Z"南低北高。全山童巒疊峰,逶迤連綿,有斷有續(xù),渾然一體。山下有洞,洞內山石多有大小孔隙,有的可望洞中洞,有的可賞洞外如畫之景。游洞觀賞,別有情趣??`園的水,以聚為主,散為輔,面積約2000平方米,池沼面積占大部。西北大池有東堤,與靠北山西麓之小池相界。唯有獨拱小石橋使兩池相通。南堤與東堤呈直角,東西兩端備有小石板橋一座。池沼溪澗之石岸,除大池西岸平整,東南堤岸較平整外,其余皆犬牙交錯,不成規(guī)則。北山北崖下有一深谷,谷底有小潭,譚中有小島,南北備架一小板橋,與石徑相通。取勢為曲隱,命意在自然,這是綺園山水的特點。綺園的橋和石徑正是隨山隨水,給人以各種角度,使你無論站在哪一個點上,都能領咯到一幅賞心悅目的風景畫。
![](http://www.huamu.cn/UploadFile/infoimg/200572882859.gif)
綺園的橋,有十來座,其中除一座獨拱小橋和一座九曲橋外,余皆為板橋。小石拱橋架于東堤,名罨畫橋。橋側面成半個六邊形,橋欄左右的石柱上各有4只石獅子。橋頂欄下、拱圈兩側各有對聯(lián)一副,其一引李白詩句:"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園內東池西兩池為"兩水":橋之拱圈與其倒影合為"圓鏡":"雙橋,,指實體之橋與側影之僑,如彩虹降落水中。以堤僑分隔水面的做法在江南文人私家園林中是足不多見的,顯然是當年設計者汲取了杭州西湖和揚州瘦西湖理水的經驗而靈活應用于小園之中。成為綺園最具特色的景點。
綺園樹木花草遮蓋面積逾7000平方米,園內樹木近千株。其中古樹名木40余株,均經數百年風雨。樹木有聳立于山巔,有靜障于山谷,有展翅于山崖,有俯仰于水畔。還有小竹叢叢,以及攀附高樹的藤蔓,蒙絡搖綴,翠蓋如云。最引游人逗留的是北山崖下之古藤,有碗口粗,如黃蟒蟠軀。根部離地尺許,可坐、可蕩、可爬、可攀。樹綠、水綠,在遍是綠色的視野中,岸邊、草坪、路邊、山上,一年四季均有時花,如春有迎春、玫瑰,夏有荷花、月季,秋有菊花、木犀,冬有水仙、臘梅。群芳爭艷,燦爛如錦。游人信步園中,怎么不神清氣爽!
一般的江南文人私家園林,往往園中廳堂館舍較多,而綺園的布局構思卻不落窠臼。全園的亭臺榭軒只有四處。一是西南入口處的主廳潭影軒,較寬大敞亮,可容近百人。二是北山頂的依云享,居全園最高,又名望海亭。再是北山腳下、東池邊的滴翠享,與東堤罨畫橋及其北堍的合抱樟樹隔池相映,又與周圍山水翠木和諧配合,組成一片旖旎的風光。電視劇《紅樓夢》寶釵撲蝶一戲就在這一帶拍攝。最后就是大池西北的水閣小筑。憩歇閣中,憑欄眺望,全園景色盡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