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上最長的單塔式非對稱斜拉橋——由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 )設計的臺灣淡江大橋終于動工。這是這位英國傳奇建筑師在臺灣的第一件也是最后一件落地作品。
2015 年,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務所(Zaha Hadid Architects)在臺灣公路總局發(fā)起的“淡江大橋國際競圖”中獲勝,被任命設計這座 920 米長的橋梁。
整個作品的設計靈感來自于臺灣現(xiàn)代舞蹈表演團體云門舞集,建筑中光影的流動即舞者舞姿的律動。建筑師與德國土木工程集團 Leonhardt, Andr? & Partner 合作,在設計上采用單座混凝土桅桿,用于支撐 920 米長的主跨度,包括公路、鐵軌、自行車道以及鋼制的人行平臺,展示流暢的延展性。
為了不阻礙航道,或遮擋海峽日落景色,桅桿被設計得盡可能地纖細,單桅系統(tǒng)還確保將河床所受的干擾降到最小,以配合對河口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需求。其不對稱的中央橋塔就像一雙合十祈福的大手,意喻為臺灣祈福。
這條線路橫跨淡水河入??冢桥_灣北部基礎設施升級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位于新北市,連接東西向的淡水與八里兩區(qū),預計將節(jié)省兩地之間 25 分鐘的交通時間。橋面已預留空間,允許淡海輕軌(DHLRT)系統(tǒng)在河上延伸,以連接臺北的公共鐵路網(wǎng),改善該地區(qū)與繁忙的臺北港、桃園國際機場之間的連通性,緩解上游擁擠的官渡橋的交通壓力。完工后,或?qū)⒊蔀榕_灣的新地標。
淡江大橋的興建計劃可追溯至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因主管部門決策反覆,直到 2010 年才重新啟動。2015 年,公路總局舉辦公聽會,反駁外界“零進度”質(zhì)疑,預計項目 2020 年底可全部完工。
然而,在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務所完成設計之后,項目曾歷經(jīng) 7 次流標,第 8 次才順利決標。目前,淡江大橋計劃于 2024 年通車,工期共 68 個月。除了施工難度高的原因,還有經(jīng)費上的困難。該項目最初預算為 84 億新臺幣(約 18.2 億人民幣),最終調(diào)漲至 124.9 億新臺幣(約 27.1 億人民幣),導致政府部門之間難以協(xié)調(diào)。
據(jù)臺灣自由時報,臺灣地區(qū)領導人蔡英文、新北市長侯友宜、交通部常務次長黃玉霖及公路總局局長陳彥伯均出席了本次動工典禮。新北市長侯友宜在致辭時表示,淡江大橋經(jīng)費中央出 3 分之 2,地方出了 3 分之 1,等于新北市府出了將近 80 億,雖然負擔很重,但很值得。
圖片來自 designboom。